2012/2/8 18:24
16、干貝:將干貝用水淘洗干凈,去掉腰箍(也有叫柱筋,實為一種結締組織),放碗內,添水蒸爛,用水養住備用。使用時,將蒸好的干貝搓成絲。蒸干貝的原汁,可用于制作干貝類菜肴及制清湯使用。 {
17、魷魚:分生發、熟發兩種。河南多用熟發,就是先將魚須去掉,將魷魚放溫堿水中泡透,使其完全回軟(用堿量視魷魚質量而定,質老肉厚的用堿量大于質嫩肉薄的,一般嫩而薄的魷魚250克用50克堿,老而厚的魷魚可多放一點堿),刮去黑皮,順長切成兩片,連堿水帶魚一起倒入鍋內,在旺火上燒沸后,連續頓火兩次。發至透亮時,將魷魚撈入開水盆內,不等水涼再換開水。每次換開水時,都要少加一些堿。連續換水三次,發至完全脹開。使用時,換溫水使其將堿味吐凈,即可使用。發好的魷魚平滑柔軟,呈白黃色,鮮潤透亮,用手捏著有彈性。發好的魷魚如使用不完,仍放開水內,少放些堿養著備用。
18、蛤蜊:將蛤蜊干洗用清水洗凈,再放溫水中燜軟即可使用,燜泡時的原汁不要丟掉,可做清湯及其他菜肴。
19、烏魚蛋:食用時,用清水將烏魚蛋洗凈,撈在冷水中揭片后,在開水中浸一下,再放清水中浸泡,使其吐出鹽味,用溫開水養住備用。
20、鹿筋:油發、水發均可。以水發為最好。水發時首先將鹿筋用錘敲敲,使其質地松軟。
21、海參:先將海參放入盆內,對入開水,泡軟后放入冷水鍋內;燒開,再撈到開水盆內,蓋嚴蓋,放在灶臺較熱處。等到海參發起,撈在開水盆內,用刀子把海參的肚子劃開,取出腸肚,摳凈外邊的黑皮后洗凈,再放入冷水鍋內燒開,仍撈入開水盆內,蓋上蓋,放灶臺較熱處。如此反復燜發,直到海參柔軟、光滑、捏著有韌性,才算發好。發好的海參,可放入開水中泡著備用。因海參有大有小,不能同時發透,更不能確定發制幾次,所以必須勤看,發現已發好的及時揀出,其余繼續發制。對于皮厚又硬的海參,則要先用火燒,再用水發。將海參在火上燒焦外皮,用小刀刮去焦皮露出褐色,然后按上述方法進行發制。夏天發制海參因氣溫較高,應注意海參腐爛、變質,切記不能讓發制海參的盆中有“生水”,更不能讓水渾發粘。不論什么時候發制海參,都不能讓發海參的鍋內、盆內的水中帶有油膩和鹽堿。如水中有油,海參容易腐爛溶化;如水中有鹽堿,則不易發透。在開肚去腸時,不要碰破海參腹內的一層腹膜,否則發時易爛。但在發好后烹制前,必須用清水將這層腹膜輕輕洗掉。
22、囗蘑:用水洗凈,摳去老根,放盆內,添水上籠,蒸幾分鐘,撈在開水中養住,原汁留用。
23、鹿茸:先將鹿茸放開水里(用蒸饃水較好),根據鹿茸的多少,質地好壞、氣候冷暖、時間的長短,下入適量的堿。一般是500克鹿茸約100克堿,泡發至鹿茸回軟,去老根,反復洗凈,煮一滾淘凈,再煮,換開水養住備用。
24、羊肚菌:用水泡軟,去根柄,洗凈,用開水氽一下,養著備用。
25、拳菜:用溫水泡開,洗凈,除去雜質,去掉老梗,再煮好,用開水養住備用。
26、葛仙米:將葛仙米用水泡軟,摳去根部雜質,上籠蒸熟,取出放開水內,用勺打凈沙子,撈在清水中,淘凈,用開水養住,備用。
27、蹄筋:鍋放旺火上,添花生油(500克油,可放1500克干蹄筋),油溫100攝氏度左右,下入干蹄筋,漏勺連續翻動,至蹄筋收縮,油溫達150攝氏度時,將鍋端離火口,在油溫下降的過程中慢慢浸泡。油溫下降到120攝氏度,如繼續下降,將鍋端上火,油溫升至120。C時再端下火,繼續浸泡,如此反復三四次。至蹄筋浸透,并開始回漲時撈出。油鍋再放火上,燒至220°C時,將蹄筋再次下鍋,并用勺上下翻動,炸至蹄筋漲開,手能掰斷,斷面呈小蜂窩狀,撈入盤中,用重物壓住,添入開水,放堿面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