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12 13:11
什么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的最先、最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癥狀。進食一種食物后,快速出現唇、舌和上腭的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明顯口腔瘙癢或出現惡心、急性絞窄樣腹痛、嘔吐、腹瀉等都應考慮為食物過敏。
這些表現為 IgE 介導的過敏,也就是急性過敏。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停掉可疑食物,服用抗過敏藥物。
食物引起過敏很多時候表現為慢性癥狀,比如治療不見效的胃食道反流癥、稀水便且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 / 或黏液、經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療效果不明顯的嬰兒腸絞痛、拒食或厭食、頑固性便秘、肛周紅腫、皮膚蒼白且經常疲憊等。
孩子出現輔食過敏后,應該如何護理,保證營養攝入
對于一見食物就躲,或進食初期正常,很快出現抗拒的孩子,排除對某種食物的味道、性狀不接受的情況,最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對食物過敏或不耐受的問題。比如,孩子一吃雞蛋就躲,即使吃進去也會出現惡心或嘔吐,就應考慮雞蛋過敏。對于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添加輔食時要特別注意,先添加米粉、青菜,逐漸添加肉泥。
懷疑食物過敏應從停止進食可疑過敏食物做起。家長要一種一種地添加,每次添加的新食物至少堅持三天,并觀察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狀況。急性過敏 24小時之內就會發生,慢性過敏會于三天內發生,所以,添加一種新食物要觀察至少三天時間。對于嬰兒來說,只要能夠接受基本食物,如米、面、常吃的蔬菜、水果、與、瘦肉即可,不必過多嘗試。
家長往往擔心在孩子的飲食中去除某些食物有可能會影響到其生長發育。
寶寶食物過敏不是對整個食物過敏。其實,只要合理搭配食物,營養不會出現缺失。比如當孩子不能吃雞蛋時,給他保證奶量,在米粉、米粥或面條的基礎上,添加蔬菜和肉泥,一樣能夠保證營養。
營養米粉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