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1 16:35
2、少用熱性調料
夏季炎熱,氣溫高,烹飪時使用熱性調料(如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會使人燥不能忍,還會引起消化道和泌尿感染疾病癥。食用熱性調料可引起便秘、痔瘡、腸脹氣、尿少、尿痛、腎痛等,同時還會引起全身性疾病,如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患慢性病者食用熱性調料,會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夏季烹飪時不宜多用熱性調料。
3、多吃酸味食物
立夏后,人體大量排汗會造成陽氣不足,多食用酸味食物及藥品,可以使皮膚腠理適當收縮,防止出汗過多。烏梅、山楂、西紅柿、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以增強消化功能,起到滋養肝臟的作用,常吃還可以降血壓、軟化血管、保護心臟。
人們不宜常吃油膩、易上火的食物,否則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
4、飲食清淡
夏季人的消化功能減退,食欲下降,飲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經常吃一些瘦肉、魚類,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但要盡量少吃過于油膩或高脂肪的食物。
飯菜不宜過咸,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易誘發心絞痛。更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以免發生腹瀉,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誘發心臟不適。
相關閱讀:夏季養生食物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