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45
夏季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夏日來臨,氣溫升高,空氣濕度加大,是細菌、野菜和野蘑菇生長繁殖的良好時機,食品安全風險隨之增加,因此,預防食物中毒成為食品安全的警示話題。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生熟交叉污染;
食品貯存不當,導致腐敗變質;
從業人員帶菌污染食品;
經長時間貯存的食品食用前未徹底加熱;
進食未經加熱處理的生食品;
食品中含有天然有毒物質,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沒有完全去除,如沒有燒熟燜透的扁豆;
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受到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如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使用;
作為食品原料的食用農產品在種植、養殖過程或生長環境中,受到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如瓜果蔬菜農藥殘留超標;
食用有毒有害食品,如毒蕈(毒蘑菇)、發芽馬鈴薯(土豆)、河豚等。

發生食物中毒后的三大紀律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但很多食物中毒患者不能及時發現中毒癥狀,往往在送到醫院的時候,癥狀已經非常嚴重,對于治療和恢復會有一定影響。因此,食物中毒后早期發現和處理十分重要。
紀律一:認清食物中毒的早期癥狀
食物中毒后的早期癥狀往往是腹部不適,中毒者可能首先會感覺到腹脹,一些患者還會有腹痛,個別的還會發生急性腹瀉。與腹部不適同時伴發的還有惡心,隨后會發生嘔吐的情況。
食物中毒既有個人中毒,也有群體中毒。其癥狀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主,往往伴有發燒。吐瀉嚴重的還能發生脫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癥狀。
紀律二: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時撥打120
一旦有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120呼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