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尤物视频在线观看-五月天福利免费在线观看-91欧美日韩精品射精合集高潮-青青青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客戶端
美食天下

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 食療食補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飲食健康 > 飲食常識 > 正文

碘:“加”還是“不加”

2016/8/18 18:00

近些年,關于“碘多”與“碘少”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為什么小小的碘會引發如此爭論呢?  

碘的主要作用  

碘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是在1813年由法國的一位學者從海藻灰中首次分離得到的,后來就命名為碘(Iodine)。碘在人體內的總量大約為20~50毫克,主要分布在甲狀腺。甲狀腺在喉結的位置,緊貼在喉結下方的氣管環狀軟骨兩旁。正常情況下,甲狀腺在頸部看不到,也摸不到。  

碘在體內主要被用于合成甲狀腺激素,因此,它的生理作用是通過甲狀腺素來實現的。甲狀腺激素對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物質代謝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進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解;參與維持并調節體溫,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促進代謝和體格的生長發育,兒童時期若缺碘,可導致生長發育受阻;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分化,這對于胎寶寶和嬰幼兒尤其重要,若胎寶寶期和嬰幼兒期缺碘,會直接損害智力發育;此外,碘還能促進機體對食物中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活化很多重要的酶,促進物質代謝。  

碘的主要作用  

我們對碘的認識,是從碘缺乏病開始的。我們所需要的碘主要來源于食物和飲水,而食物和飲水中的碘含量與植物生長,或者動物吃草所在的地理環境有關。若土壤中碘不足,植物中碘也會不足,動物攝入的碘也會不足,而人們以當地的水、植物、動物為主要食物,就會引起碘的攝入不足。一般沿海地區土壤和土質的含碘量最多,平原次之,山區往往是缺碘區。  

由于碘在體內參與代謝等多種生理過程,因此,碘少了不行。就成年人而言,如果體內缺碘,初期的臨床癥狀是甲狀腺體積增大,這是因為缺碘時,甲狀腺細胞就會增生,以便盡可能聚集更多的碘,在脖子形成可見的腫塊,稱甲狀腺腫,俗稱“癭”。現在,長“癭”的人幾乎見不到了,小時候還曾見過有的老人脖子里長了個大大的“癭”。  

婦女懷孕期間,缺碘會影響胎寶寶發育,缺碘嚴重者造成流產、死胎、早產以及先天畸形等,對胎寶寶神經系統的危害最為嚴重。發育期兒童如果缺碘,會導致身體和神經系統發育不良,表現為智力障礙、聾啞、身材矮小等,嚴重的在臨床上稱為“呆小癥”。  

碘少了不行,那么碘多了好不好呢?同樣也是不行的。長時間攝入過量的碘可能會引起高碘甲狀腺腫。在一些高碘地區,長期攝入高劑量的碘會出現碘源性甲亢。  

每天需要多少碘  

每人每天碘的參考攝入量為:3歲以下50微克,4~10歲90微克,11~13歲120微克,14歲~成人150微克,孕婦和乳母不僅需要滿足自己的機體需要,還要滿足胎寶寶發育或嬰兒所需,所以需要量比較一般成人高約200微克。  

含碘豐富的食物首推海產品,如海帶、紫菜、海藻以及海魚類等。除海產品外,動物性食物的含碘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谷類食物、蔬菜和水果中含碘最低。如果體內碘不足,可以適當多進食一些海產品,反之,就要少吃。另外,一些食碘中也加有碘,但食鹽中的碘不穩定,光照、空氣氧化和加熱等都會使碘失去活性,像高溫油炸、油鍋爆炒時,鹽中碘的損失率可以達到25%~67%。所以,想要保證食鹽中碘的含量,最好將其密閉,放在避光的地方保存。當然,如果想要減少碘的攝入量的話,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使其失去活性。  

總之,營養的關鍵在于均衡、適量。不僅攝入的碘要適量,對于其他營養素也是同樣的,營養不是越多越好,只有做到適量,才是最健康的。  

海產品中碘的含量十分豐富


本文摘自馬冠生《馬博士談營養》,由鳳凰含章圖書授權,嚴禁轉載。

最受歡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