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4 18:01
傷筋動骨一百天,相信這句老話大家都不會陌生。傷筋動骨,自然要接骨補骨啦。而且人一到中年以后,體內的鈣質開始大量的流失,從而造成人體內骨質的入不敷出,骨骼開始變脆,這個時候自然要開始補骨,那種食物比較補骨呢?以往的經驗,大家總會第一時間想到骨頭湯,可是骨頭湯其實并不擅長補骨的飲食。
喝骨頭湯補鈣是一種誤解,一碗骨頭湯的含鈣量遠不如一碗牛奶。
骨頭湯里溶解大量骨內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預防減輕骨質疏松,除了補充鈣和維生素D外,還要積極改善飲食和生活方式,做到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平均每天不少于20分鐘的日照。
提倡大家定期測量骨密度,骨密度反映了骨質疏松程度,是預防骨折的依據。骨質疏松的發病率已躍居世界常見病第7位。目前,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約7000多萬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松癥總患病率為15.7%,平均每3秒就有一個人骨質疏松性骨折。
除了牛奶補鈣,日常還有一些食品的補鈣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牛奶的類似產品酸奶、奶酪等,還有水產品蟹、蛤蜊、小蝦米、魚、肉松、海帶、紫菜等,山貨黑木耳、香菇等等,簡單易得的還有豆制品。以上補鈣產品可以輪流流食用。當然在補充鈣質的時候,也別忘記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