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16:52
冬季到來,天氣轉寒,不少市民容易生病、感冒、嗜睡、疲憊。昨日,記者來到河科大一附院中醫內科,聽中醫專家為我們講解冬季養生。
中醫講究順應四時,不同季節用不同食物養生。春天要補肝,多吃青筍、青菜、青豆、菠菜等青色食品;夏天需養心,多吃山楂、西紅柿、紅蘋果、胡蘿卜等紅色食物,夏天補脾,可多吃山藥、黃小米等黃色食品;秋天需補肺,多吃白果、白梨、白桃、百合等白色食品;冬天主養腎,適當多吃黑芝麻、黑米、黑豆等黑色食品
冬季中醫養生保健 多吃黑色食可養腎
劉翠峰介紹說,亞健康狀態是一種整體功能的失調表現,區別于西方醫學依賴檢測的方法,中醫根據患者自身的表現做出及時有效的干預,這是解決亞健康狀態的重要環節。“亞健康人群的外在病癥比較明顯,通過體質辨識的方法可以準確診斷出病因,并及時做好干預治療。”
那么,亞健康群體該怎樣做好保健呢?據了解,中醫保健的方法包含食療、體療、物理療法等多個方面,臨床應用較多的主要有針灸、按摩、拔罐、足療等體外治療法,藥膳、藥粥等膳食治療法及中草藥、中成藥的內治法。
“在眾多保健方法中,中草藥湯劑的內治法比較常用,治療效果也比較好。”劉翠峰介紹說,中醫講究“治病求本”原則,中藥湯劑是中醫最傳統、最能讓藥材發揮藥效的方法,能有效地通過“治本”來解除病癥。比如,上班族經常熬夜、飲食沒有規律,胃腸道功能紊亂引發了頑固性的口腔潰瘍,一般服用2個月左右的中藥湯劑對胃腸功能調理后,口腔潰瘍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