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4 16:55
中伏以來,高溫天氣一直持續。中醫認為,持續高溫、悶熱的天氣會在某些方面影響人體健康,一個常見的現象便是人體容易堆積熱毒。簡單地說,熱毒是中醫中一種常見的病癥名。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導致人體疾病的外因分六種,即風、寒、暑、濕、燥、熱,熱毒便是其中之一。
自身調節能力較好 可自行排出熱毒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與人體自身免疫力、飲食狀況、情緒、睡眠狀況及外界氣候等多種因素相關。即便是處于高溫、悶熱的天氣條件下,人體仍具備一定的自身調節能力,但這種調節能力卻因人而異。就熱毒來說,在炎熱天氣下,能否通過自身的調節能力順利將其排出且不出現任何癥狀,則關乎個人情況。一般來說,如果人們平時注重合理膳食、保持生活規律等,自身的免疫力就會提高,熱毒就不會引起嚴重后果,尤其在膳食方面,針對天氣特點,多吃一些寒涼性食物,也有助于熱毒排出。
肌膚紅、腫、熱、痛 均與熱毒有關
對于并不具備中醫常識的人們來說,“熱毒”一詞難免過于專業,但熱毒在體內堆積所引起的癥狀卻十分常見。渾身發熱、全身關節肌肉酸痛是熱毒淤滯患者的主要癥狀,就具體表現來說,肌膚容易出現紅、腫、熱、痛,即中醫所謂的“陽證”。
熱毒淤滯肌膚還容易引起瘡瘍,患者往往皮膚發紅、灼熱、疼痛。急性蜂窩組織炎、急性化膿性淋巴結炎、肛周膿腫等癥狀也可能與熱毒淤滯有關。另外,熱毒淤滯還可能導致全身皮膚發熱、疼痛,舌紅苔黃等,嚴重時體表還會出現多發性膿腫。
擴展閱讀:竹筍的食用大全